亚洲一区2区三区|2020国产无码|日本视频9999|欧美三区四区四区区|超碰小说人人爽亚洲|国产精品3P电影|亚洲综合无码色区|久久tlri深 射|在线免费有码视频|久艹精品中文在线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查看: 61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月新款野帝1.4T野驅提車+貼膜作業(yè)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6-18 11:25: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聲明:本帖系轉載于汽車之家論壇,作者: robbiesquall  ,版權歸作者以及汽車之家所有。
第一次見“Yeti”這個詞是上大一查單詞,意為“雪人”或“喜馬拉雅山雪怪”(可以想象一下植物大戰(zhàn)僵尸里的那個白白的大怪物^-^)。第二次見是在東歐,去捷克時,在著名的CK小鎮(zhèn)上見到了Yeti的海外版真車,獨特的造型尤其是Yeti這個獨特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本來都走過去了,又特意返回拍了張照,心想居然還有叫這個名字的車啊
先來幾張CK小鎮(zhèn)的風景:

  


YETI海外版(斯柯達原產捷克,后被大眾收購)


回國后,驚喜地發(fā)現野帝13年底在國內上市了!而且在14年初加入了留學生免稅車目錄。在試駕過雪人兄弟和其他幾款熱門SUV后,堅決下了斯柯達的單。
首先,本人是德系車的忠誠fans,曾駕駛過途觀、Golf plus、豐田Landcruiser、卡羅拉、rav4,日產奇駿,現代途勝、IX35……最終還是習慣了德系的駕馭感,方向盤在低速時很靈活,高速時反而愈加沉穩(wěn),跟日韓系感覺就是不一樣(日系車人性化和科技感不錯,這點必須承認,也很有誘惑。但本人堅決反日,這些***的汽車制造巨頭的利潤在將來中日沖突時就自然轉化為殺戮中國同胞的武器,到那時,再口口聲聲地喊幾句反日口號,有意義么?)

第二,關于動力。
擔心過1.4動力的問題,但野帝現在給我的感覺就是:足夠用+倍兒爽!首先在挪威就有過驗證,2000多米的高原,爬坡開120沒有動力不足的問題。下面是挪威開的斯柯達Octavia明銳1.4T汽油旅行版,上圖!


下面是國產野帝1.4T野驅方向盤

在京試駕過兩次,第一次是1.8T野驅,提速感覺跟途觀差不錯,后段爆發(fā),由于試駕路線短加之有車,性能沒完全發(fā)揮。第二次是在一監(jiān)獄附近的路上—_—!,好長一段沒車,試的1.4T自動,加速感杠杠的!就是所謂的推背感,很猛很激動:)1.4T的是新款EA211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0kW,扭矩250N·m(扭矩決定加速,加速與1.8T是一樣的),可能是7檔變速箱的原因,換擋加速快,而且完全感覺不到頓挫。途觀起步開始肉肉的,發(fā)動機上2800轉后才爆發(fā),雪人是很快地給力:發(fā)動機到大概1900轉時迅速加檔,轉速降為1400,之后每到1900就升,這樣既迅速地提速,又有效節(jié)省了燃油(1900換擋和2800換擋哪個更費油,您說)?,F在路口停第一位時,只要略給油,肯定第一個沖出去,尤其是過收費站時,比邊上的車車們快好多,吼吼吼^&^

第三,選擇1.4T是因為它“真真的省油,那是極好的!”
在挪威旅行時從車行租車,本來網上訂了一個1.6L的Golf柴油版——據驢友們說柴油爬山動力足,結果取車時車行說Golf被撞了,尾部有個坑,只有斯柯達了。心有不甘!后來想想算了,畢竟要開上千公里,還是不要一個有隱患的,車壞在半路那就欲哭無淚啊。于是開著1.4T明銳旅行版上路,爬過高原、翻過山崗、乘過渡輪,一路下來,百公里平均油耗連5.8都不到,印象中最低的時候小于5,當時那個驚嘆,比1.6LGolf省大發(fā)了?。ㄅ餐匾暛h(huán)保,汽柴油價格相當的貴)。
終于提車啦!之后到首都機場附近驗車(單程近40公里)

風火輪轂(自己起的名字)
飛瀑式鍍鉻前進氣柵格及獅爪前杠(車標是亮鉻的不是綠的哦)
尾部“選裝鍍鉻亮條”,其實沒選啊,合格證上這么寫的。尾部地盤護甲比進口Yeti大,可對比上圖

發(fā)動機艙內的管線咋就不能簡潔點尼
去驗車的一路實測平均油耗4.7?。?!小伙伴們都驚呆了,有圖為證!一臺自重近1.5噸的SUV!小日也得服!當然,跟駕駛習慣有關。單程近40公里,路上沒摘過檔。上圖!速度近80公里時發(fā)動機1200多轉

官方油耗(1.4T)



第四,關于外觀、配置
個人感覺帶外掛備胎(小書包)的好處是顯得更加野性、漂亮一些,后備箱空間更大。不足是開關門的時候會多一道手續(xù),要先把備胎架向外拉開,再打開后備箱,在車庫停車時可能會略顯不方便,另外對視線略有遮擋(其實看個人啦,習慣也好)。由于留學生免稅車加備胎還要加錢,同時又覺得備胎開關麻煩,便果斷選擇了備胎內置,這樣后備箱就跟后門框齊平了,搬放東西也更加方便。
我的雪人是5月產的,配備了新式輪轂,增加了精鋼反射面積,4S旗艦店打電話通知提車時都說沒見過,是他們店里見過第一輛。下圖為貼膜前,防曬玻璃帶點淡淡的綠。

輪轂細節(jié)(前),讓人欣喜的是配備了17寸Dunlop!

輪轂細節(jié)(后)藍色車標是因為有一層藍色的保護膜,揭掉后實際是精鋼的

新款車配備了無鑰匙進入(真的很方便!以后不用到處找鑰匙了)和無鑰一鍵式點火開關。排放符合國五標準,和電動汽車屬同一個級別的環(huán)保標,十分綠色。自動防炫目內后視鏡也很實用——再也不怕后車的流氓大燈了。說起大燈,野驅版是隨動轉向氙氣大燈,點火時根據車上人員貨物配重自動調整方向(刷~刷~OK),轉彎時大燈的光束會自動向方向盤轉向方位移動,同時同側霧燈自動點亮,進一步照亮側向視野,提高轉彎行車安全,回輪后自動熄滅,吼吼,感覺很好~~不足的是側后視鏡不帶自動防炫目(不知其他車型怎樣還是有何技術考慮),貼膜后能過濾一部分后光。貼膜太耗人,1個半小時是必須的,車多了還要排隊。等了好久,無聊只好上網。期間肚餓,還好有水和小吃,必須補充彈藥,不然餓死!還好后來找瀟灑老白店長加了人手,否則晚上活動遲到該挨罵啦

有點意思,印象最深的是后面的實木椅子,巨沉,想挪一下還挺費勁



店內還賣腳墊,質量不錯,就是價錢……

原本只想選一個不到2K的AIR80前檔+側后CTX系列(15偏深色,30淺些),無奈一試,還是覺得AVS70+Lati隔熱效果更好。據網上說AVS+LATI或晶銳70+40算是頂級了(當然跟威固70啥的沒法比,V70太貴了,55),于是跟LD商量,畢竟車要用10年以上,最終還是增加了預算,選了Avs70+Lati35(35顏色較15淺)。本人不太喜歡太深的膜,旁邊一輛斯巴魯森林人居然選了黑衣騎士,結果貼完舉得還不如貼前好看。上圖!斯巴魯貼前挺漂亮的,貼后由于太丑,沒拍


終于輪到我啦,把車子開進無塵車間,洗剪吹開始……

首先要做好保護,免得劃傷車漆,將車內玻璃上的貼紙標簽啥的清理干凈
側擋已貼好,將氣泡趕凈
先在玻璃外面比好尺寸并用“吹風機”將膜烤平整了再挪到里面貼(旁邊一大姐問:是貼外面嗎)

邊緣進行修整



前檔貼好后用報紙塞住邊緣,以免干燥過程中翹邊(5日不能開窗)。普及一下:Avs70是金屬膜,防曬效果超強(反射原理),但貼好后隔幾天要記得“封邊”,否則日后邊緣會生銹的——有網友說是真的銹!再者對ETC等有一定隔絕作用,回頭要去店里切個小口。這也解釋了有些車友貼膜后小區(qū)門禁卡失效問題。
大功告成!臭氧消毒,真怕一會兒鉆進去也被消了  顏色搭配很滿意,吼吼

準備出庫
日行燈亮瞎眼
這個角度看Lati35顏色夠深

透光的時候還是比較淺的。亮晶晶,啦啦啦
上鑰匙!


最后談幾點對雪人的感受:
1、靈動——這是我和LD認為形容雪人最貼切的詞語,也是讓我們坐在車里感覺最愉悅的一點。LD坐在副駕上都說,感覺我開起來跟騎個小鹿或者羚羊一樣,加減速、變線超靈活,有種隨心所欲的趕腳對比之下,很多車(具體我就不找罵了,大家自我體驗)車型雖然漂亮,但發(fā)動機給人感覺完全是小馬拉大車,油門下去只聽見發(fā)動機轟轟響,2000多轉了也不升檔,車身那個后綴……加速那個費勁……油那個猛勁兒耗……
2、敞亮——野帝的大天窗,看星星的最佳選擇:)
3、個性——外形雖不是普通大眾接受的傳統(tǒng)流線型,但野性中不顯呆板,回頭率極高。去加油站時恨不得幾個大叔都湊過來看看聊聊,呵呵
4、要說不足,就是寬度比途觀略窄那么一點點,畢竟體型小,算是途觀的小兄弟吧(但人家價格便宜呀)。還有就是訂車時間略長——4S如無現車的話,似乎大概2個月左右提車?斯柯達的營銷還有待加強,一個好牌子可不要給毀了啊!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們支持斯柯達,斯圈內都說省油,節(jié)能環(huán)保是件好事,看著北京大街上的車流,太污染了??!咳……咳……或者多多考慮德系、韓系。自主也越來越好了,長城哈弗系列,小鋼炮(M4)都不錯啊。美系也行,就是費油(人家美國油便宜?。?,但堅決不要日系(我承認,這需要很大的自制力和思想斗爭)。希望有一天自主車能像華為一樣發(fā)展壯大!順便說一下,華為手機真心不錯,外觀漂亮,功能齊全,物美價廉(三星、蘋果是強大,但有多少宣傳的功能-比如屏幕跟著眼球走-平時用得上呢?)
東來西去的寫了3千字,求*精!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供朋友們參考,不喜勿噴:)
最后附上幾張圖:Golf Plus時速160時的發(fā)動機轉速,7檔。

野帝淺內飾,為毛4S的試駕車都是黑的尼

不明白!
應朋友們要求,補幾張外觀和內飾:

感覺這個顏色的膜深度夠了
超大全景天窗,貼了顏色較淺的3M魅力沙龍,太深了會暗(貼前檔膜當然隔熱更好,無奈太貴,不值當的?。?img id="aimg_GbY37"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0, 0, 0)" class="zoom" file="http:////img.wangaiche.com/img_lib/2014/06/18/1115_0/img_606c3e43fe16aa7080a3e653d0b8e2dd.jpg" onmouseover="img_onmouseoverfunc(this)" lazyloadthumb="1" border="0" alt="" />
這是5月底下午快7點拍的,天色有點暗了,不過從內向外看依然很清楚。
后排空間夠大,我1.8米坐在里面頭部腿部都很寬裕。前排座椅舒適度很好,就是后座椅舒適度有待提高。
配備了空調后出風口
自動防眩目后視鏡及天窗開關(總共6個位置檔),新版實現了遮陽簾一鍵式開關(以前的要一直按著,遮陽簾才動,現在按一下開關,卷簾就可全部開啟或關閉了)弱弱地說句,自動防眩目開關記得打開(第一天晚上被后面車閃著了,還罵防眩目不好用,后來發(fā)現沒把開關按鈕按下)

面板跟以往的也不大一樣

盜圖一張,向原作者致敬!

補細節(jié)圖若干:一鍵式啟動
機械式手剎,沒有途觀的電子駐車好用,不過畢竟加錢在這,也不好奢求了。車門電子鎖在中間位置,需要適應
輪轂近照,可看出立體結構
增壓管,看著不像漏油啊,但愿不是!


天天加班,回家還要補作業(yè),容易么 斑竹辛苦!祝斑竹和各位好心人年年交好運!



北京途寧網絡 版權所有© 2011-2021 京ICP備12025735號-2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0663號

GMT+8, 2025-10-12 03:19 , Processed in 0.032207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