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是阿湯,再ATENZA輪轂終于等到了。等這套輪轂等了半年多,真是辛苦,很多人覺得外觀一般,但它的數據完全匹配,從中心孔67.1,ET:55 ,跟一汽標配16寸輪轂數據一摸一樣,但它是17寸的,是日版和歐版馬6的標配輪轂,哈哈,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很多車友改裝輪轂輪胎,我也算過來之人,起初沒有經驗,浪費不少錢,但也切身體會的走來,現在算是懂了點,為讓大家不花冤枉錢,我就簡單把我的理解說說。 下面上一張輪轂ET的理解圖。 輪轂改裝,最主要的參數在于ET,即偏距,意指輪轂安裝盤面到輪轂中心線的距離,數值越小,代表輪轂內側安裝盤離輪轂中心線的距離越短,ET數值越小的輪轂,安裝之后,輪子就越往車身外側擴,如馬6原廠ET55,改裝輪轂ET45,即輪轂安裝好,輪子往外擴了1cm,從一定角度來說,車腳往外趴的越開,輪距增大,越穩(wěn)當,但反之,轉彎的時候,由于輪轂往外了,懸掛活動的臂等于一根杠桿,這屈屈1cm,在杠桿的作用下,將產生更大的壓力,造成更大的側傾,操控反而變差了。當然,很多車友也不會暴走,一般行駛也沒多大感覺,畢竟胎寬了(一般都使用215的胎)但還有一個帶來的因素,就是同樣的速度過彎,會發(fā)現轉彎半徑大了,不得不收油改剎車過彎。另外,由于ET數值小了,輪子往外擴,給方向機帶來更大的負荷,會感覺方向盤比原來沉了。從一定角度來說,也會影響方向機的使用壽命。 所以仔細閱讀用戶手冊的車友應該見過,關于輪轂輪胎的那一章最后提到,換輪轂,請注意輪轂偏移量。此偏移量即為ET。 中心孔大小,原廠大小67.1,就是輪轂中間那個洞洞的大小,一般市面上改裝的輪轂,很多是73.1的,那樣,我們就要用67.1轉73.1的變徑圈,變徑圈有鋁的,塑料的,但我個人建議用塑料的,因為那玩意兒很緊,套上去容易,取下來難,塑料的取不下來,可以一錘子砸碎,鋁的就麻煩點了。當然,孔徑如果跟原廠一樣大,那是更好了。 很多車友改225的胎,我也用過,真的跑不動啊,那叫肉啊,0~100加速慢了一秒多近2秒了,140以上提速,就開始感覺是悠上去的了,2.0的馬6的動力的確是略小了點。當然,有錢人會上鍛造輪轂,那輕很多,對提速有一定幫助。但那個貴啊,有幾個開馬6的上鍛造轂。 說了這么多p話,主要還是想說,如果不改避震輪轂,直接上ET小于原廠的輪轂,只會帶來操控性能的下降。所以很多人會說,改輪轂就要改避震彈簧,就是因為et不同,彈簧承受的側傾力不同,需要更硬朗的改裝品來支持它。 但為啥馬6原廠ET就是55,市面上55的輪轂實在是少,能找到50就不錯了,真是煩心,畢竟上避震彈簧還是筆不小的投資,帶來更低的地盤和更差的通過性,糾結啊。。。。。。 但話又說回來,將來要裝大卡鉗的,又不得不選擇小于55的輪轂,否則又裝不下,哈哈哈,事情總是沒有完美的。 這張是效果圖 真車照片 輪胎 普利司通G3(已絕版) 接著上尾喉改直的作業(yè) 在這謝謝囧哥的幫忙,和他廠的超牛師傅 先把排氣后段拆下來 師傅用氧氣噴火滴干活加熱,還特意車床車了一根和排氣內徑相當的杠桿,用來掰直斜口。 專業(yè)的很啊。 過程照片如下,很簡單,但也很費工夫 把全車基本表面能換的照明全部換成LED了,省電,尾箱也亮很多。 最近老有人對面開大燈,一氣之下買了2個日本BLITZ黃金眼燈泡,看起來燈泡表面有點特殊處理的顏色。索性裝在遠光里,哈哈,基本對面開大燈,我開黃金眼應付,基本對方馬上收斂了,別人看了刺眼,但對自己視線的效果沒有任何改善,只能驗證一句話,很黃很暴力。應該來說,雨霧天能發(fā)揮優(yōu)勢。畢竟是3000k的。 前閱讀燈
門燈
![]()
后閱讀燈
![]()
尾箱燈帶
車牌燈很難拆,索性從里面全部拆掉,擰下螺絲和卡子,拿掉尾箱蓋鎖眼飾條,露出燈泡,一下就換好了
最后效果,晚上忘了拍了,回頭補上
車頭led示寬燈 門燈
![]()
黃金眼,對付對面遠光 嘎嘎
尾箱燈帶晚上效果,沒有夸張,就這么亮
![]()
再上一張
燈帶模樣 近光氙氣 說實話照片亮了點 氙氣近光+黃金光 車內閱讀燈晚上效果,照片稍微亮點
近光加黃金眼效果 同上 近光
謝謝觀賞,寫完沒有檢查過,有錯指出。
聲明: 本文系搜集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所發(fā)網站所有,如果本站(玩改車)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告知,本站會即刻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