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最長黃金周”,8天的全國公路小型客車免費政策值得載入史冊:這既是公路公益屬性“回歸”邁出的實質性一步,也是收費公路首次經歷全國性的免費“剛需大考”;其重要意義不僅僅在于證明中國公路免費——“這個可以有”,更為日后收費公路深入清理整頓和改革照亮了前進方向。
轉播到騰訊微博
![]()
擁堵是黃金周出行的主旋律 供圖/東方IC 記者認為,在戰(zhàn)略高度充分肯定全國公路重大節(jié)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這一惠民政策的同時,在戰(zhàn)術層面也應當對這次黃金周首尾出現的擁堵等進行反思。但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周期間一些高速公路出現的重大擁堵不能完全歸咎于免費制度。 例如,從雖然免費但是依然要求發(fā)卡,到管理部門最終取消發(fā)卡這一“瓶頸手續(xù)”,各地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這足以證明高速公路服務管理要以通暢、便民為本;同時,如何加速技術改造,使車流統計等工作更加快速、自動化也對公路經營方提出挑戰(zhàn)。 部分加油站限量加油、車主路上如廁難、服務區(qū)里爭搶停車位等現象,則反映出高速公路沿線服務能力的欠缺。雖然黃金周免費帶來的是車流峰值,與日常車流比增加很多,但如何增加應急服務能力成為公路經營方必須面對的課題。 此外,部分車主的高速公路駕駛經驗不足、交通文明素質欠缺、高速路輕微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機制有待革新等也都對道路擁堵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就拿高速公路的生命通道——應急車道來說,黃金周期間,通過媒體的鏡頭,我們不難發(fā)現非法占用應急通道停車、行車的車輛比比皆是,這在汽車發(fā)達國家很少見到,是一個年輕的汽車社會難免要面對的尷尬。 對于高速公路假日應當大幅度漲價抑制擁堵的看法,記者認為在現階段并不太適用。目前,對高速路經營這種暴利行業(yè),不應再單一強調適用市場杠桿調節(jié)擁堵。要意識到隨著中國加速進入汽車社會的門檻,將休閑與自駕相結合是一種剛性民生需求,節(jié)假日大幅度漲價只會加重出行者的負擔,讓經營方笑得更開心些。 當然,進行深層次分析,免費高速公路的擁堵只是全國假日制度的“副產品”。無論是敦煌“過勞死”的駱駝,還是華山頂積壓的大批客流,抑或是高速公路上擁堵的車流,都從側面反映了全社會對休閑的饑渴,以及亟待釋放的巨大內需潛力,是奔往小康路上的人們追求深層次幸福的“擁堵”。因此,從長遠看,作為全國假日制度的“從屬制度”,公路小型客車重大節(jié)假日免費政策日后也應當與假日制度的改革與時俱進,更加適應百姓深度的休閑需求。例如,能否考慮配合帶薪休假制度嘗試符合免費資質的小客車任選免費時段,實現真正的錯峰等等。 不管怎樣,8天的全國公路小型客車免費政策都創(chuàng)造了我國公路史上的一個奇跡。下一步,交通運輸、交通管理、旅游等部門應當及時對這次黃金周的車流數據、帶動旅游消費的數據進行盤點和分析,并從諫如流,適時調整,完善小客車重大節(jié)假日免費通行制度,使接下來的春節(jié)免費大餐更加通暢,更加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