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zhì)的主觀評價術(shù)語——撫州十一汽車改裝音響升級
日期: 2016-01-06
來源: 撫州十一汽車改裝
作者: karma
瀏覽: 424次
(1)厚——薄
聲音堅實有力,上得去,出得來,能反映聲源的動態(tài)范圍。此力度與低頻及中低頻(100-600Hz)能量有關(guān)。
(2)豐滿——干癟
豐滿度應(yīng)與音樂的形式和樂器的特性相一致,主要與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有關(guān)。
(3)混——干
由混響時間及特性決定,應(yīng)根據(jù)音樂和樂器的特性決定混響有無。
(4)愉快——不愉快
聲音的染色、諧波的互調(diào)失真、太多的混響、太多的頻率補償、能聽出的限幅效應(yīng)等,都產(chǎn)生不愉快的重放聲,不愉快的聲音即無真實感。
(5)明亮——晦暗
高、中音充分,聽感明朗、活躍即為明亮。
(6)動人——平淡
引人入勝的生動的重放聲,必與音質(zhì)的特性相一致。
(7)自然——染色
傳真器使用不當(dāng),單色補償不當(dāng),都將造成染色。聽音室內(nèi)有駐波或共振,也會引起聲染色。
(8)透明——渾濁
此為諧和度。渾濁的聲音不能辨別和清楚的聽到各個單樂器的聲音,整個重放聲有混為一體之感。低音及混響過度都會造成放聲渾濁感。
(9)圓潤——粗糙
此為圓潤度。房間的共振、聲音的染色和失真、太多的混響、錯誤的混錄,都會產(chǎn)生難聽、粗糙的聲音。
(10)響——輕
響度與“豐滿—干癟”及“動人——平淡”等主觀感覺有關(guān)。
(11)寬——窄
立體聲的聲像大小。
(12)清晰——漂移
立體聲的定位。
(13)深度——平面
立體聲的縱深。過度的中音及狹窄的高頻擴散,都將造成聲場前沖(Forward)現(xiàn)象,反之,則出現(xiàn)后縮(Laid-Back)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