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HP非難事,但變速箱等待中… 這輛啞光黑烤漆的G35 Sedan乃目前唯一一臺(至少是首輛)VQ35HR發(fā)動機改雙渦輪系統(tǒng)的完工車,由于沒有針對G35推出的雙渦輪套件,所以選購GReddy對應350Z的套件,雖然同年份的350Z和G35都是搭載VQ35HR雙節(jié)氣門發(fā)動機,渦輪型號、排氣泄壓閥尺寸、噴油嘴等主要配件的對應都沒問題,但由于兩款車的發(fā)動機室空間搭配不同,所以渦輪管路的動線必須重新手工配置,稍微麻煩了點。
這款最大馬力可對應至800hp的雙渦輪套件,使用兩顆TD05SH18,進氣葉片直徑50.6mm、排氣葉片直徑68mm,進龜口徑80mm,排龜口徑50mm,每顆渦輪各對應1.75公升排氣量。不過由于這套Greddy雙渦輪套件大約在兩年前就買好,所以當時的套件并未增加「汽油回油系統(tǒng)」,油軌、總泵也未加大,為其撰寫ECU的改裝店家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便向美國GTM訂購上述回油系統(tǒng),才順利完成整組發(fā)動機功率升級的工程。
![]() |
兩顆TD05SH-18G所產(chǎn)生的高溫非同小可,機油散熱效率一定要大幅強化 |
不過馬力一口氣上升200hp以上之后,災難又再度降臨。說災難是有點太夸張啦!畢竟原廠對應311hp的五速自動擋變速箱,怎么可能不經(jīng)任何升級就能承受500hp以上的動力,所以在第一次試車時,離合器便按照眾人的預料出現(xiàn)明顯打滑跡象,必須將自動擋變速箱內的扭力轉換器與快速換檔電磁閥予以強化,尤其是為了對應終極目標800hp,扭力轉換器的耐用性不容小覷,而電磁閥則能夠減少動力傳輸時的耗損率。
此外,該車的Oil Cooler、油底殼也全數(shù)更換為GReddy的強化品,Oil Cooler效果不用多說,而具有散熱鰭的Greddy油底殼,則能利用高速行走時的風速效應,比原廠油底殼再多降4~6℃。排氣管部分,該車從觸媒段開始,使用70~75mm鈦管做成的中尾段,堅韌的金屬和輕薄的管壁,在催油門時的排氣聲浪特別響亮,與一般厚實的不銹缸管是完全不同個性的聲音。底盤懸掛部分,車主除了自行選購AOE前后防傾桿和日本Aragosta外掛氮氣瓶的單筒式避震器之外,所有懸掛系統(tǒng)的關節(jié)也改為SRR設計的專用魚眼,使轉彎時的精確度大為提升。
![]() |
![]() |
中尾段改直通鈦合金管,口徑加大至可對應渦輪系統(tǒng)的通暢度 |
![]() |
既然動力都改這么大了,操控性也該斤斤計較,SRR制24顆魚眼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