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廠排氣量1.3~1.5升的小車,歷來在改裝界均扮演著重要腳色,從早期的March到近來的Solio與Swift重改熱潮,每部車都有不少改裝佳作。而文中這部Daihatsu Sirion,則再次讓人見識到了小車的改裝潛力與樂趣,尤其更做了一次成功的「改裝」示范,向車迷展現(xiàn)所謂的改裝絕對不只是把現(xiàn)成套件裝上車而已…從頭到尾按部就班規(guī)劃、尋找套件測試、開發(fā)自制到最后成車調校,這才是改裝!     Daihatsu Sirion以往給人的感覺是部造型年輕、活潑,開起來加速輕巧、操控靈活,頗適合都會上、下班代步用的優(yōu)質小車。但車主Hank可不這么想,他認為Sirion這部小車適合代步?jīng)]有錯,但開過的人便知道其實它的原廠先天品質還不賴,1.3升可輸出102hp最大馬力來推動車重不到1千公斤的車體,再搭配換檔反應頗為順暢的手自動擋變速系統(tǒng)(還附有方向盤+/-換檔控制功能鍵),這部小車只要稍微將進、排氣系統(tǒng)與底盤升級一番,馬上就可在市區(qū)路上扮豬吃起老虎來。     由于私底下還有另一部輪下馬力實測達350hp Over的GDB系歐規(guī)STI(原廠發(fā)動機本體未改狀態(tài)下),使得Hank對這部S??irion代步車的動力表現(xiàn)也就不斷有著新的「高標」。本車從新車購入至今五年多以來,從最先的原廠K3-VE2 1.3升NA動力配置搭配Street Light Tune,后來歷經(jīng)移植日規(guī)原廠YRY 1.3 Turbo發(fā)動機(K3-VET:140hp/18kgm) +4速自動擋變速箱,直到近期再完成1.3升鍛造腹內強化+Boost-up+5MT的Heavy Tune大變身動力工程。     大約1年半前本車即已完成源自日規(guī)YRV車款可輸出140hp/18kgm的K3-VET 1.3升渦輪增壓(IHI RHF4)發(fā)動機與自動擋變速箱的動力系統(tǒng)移植,同時車身外觀亦改裝有D-Sport碳纖維發(fā)動機蓋、水箱護罩、下巴與前保桿護條等裝扮套件。過程中Hank花費了無數(shù)的時間精力上網(wǎng)苦尋愛車可使用的對應改裝套件,熟悉Daihatsu車系的讀者應該知道,近年來日本臺灣論及小車與輕自動車的沿革,Daihatsu可說是第一把交椅!但若談到「改裝」,Daihatsu Sirion不論在日本臺灣(當?shù)剀嚸鸖toria)或歐洲各地,則似乎不算是寵兒,改裝套件實在稱不上多,印象中也只有專攻Daihatsu車系改裝的D- Sport稍有著墨而已,但該廠所??推出套件又以日本臺灣較為主流的Move、Mira與Copen等車型為主,至于Sirion/Storia則只有外觀空力與底盤懸掛、剎車等套件可改。     如同文前所提,本車先前已進行過源自YRV 1.3 Turbo K3-VET渦輪發(fā)動機+四速自動擋變速箱的動力移植,但時間久了車主對于動力再度感到不滿足。在與Tuner阿端討論后決定來次「另類」小車重裝改法,盡管日本臺灣已有1.5升可對應車型發(fā)動機可落,但二人決定繼續(xù)使用先前所移植排氣量僅1.3升的K3-VET具DVVT可變進/排氣系統(tǒng)設計的Twin Cam 16V發(fā)動機本體為基礎,在不擴缸的原則下進行腹內機件強化、渦輪Boost-up與冷卻系統(tǒng)相關改造。車主堅持用原廠1300c.c.排氣量改高增壓榨出近200匹的最大馬力,但在市面上幾乎沒有現(xiàn)成套件的情況下,CS Racing依舊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再看看這樣清爽、美觀又帶有幾分殺氣的發(fā)動機室是不是很夠味?。??     考量到將使用JE訂制的鍛造活塞組,Tuner順便將K3-VET發(fā)動機缸體進行搪缸25條加工,同時還將缸體周邊水、油道貼蓋起來以免搪鋼鐵削掉入,這樣都是專業(yè)Tuner所堅持的小地方。這的確算是較為少見的「小排氣量榨大馬力」改法,Tuner與車主自訂改裝后有幾項性能提升目標:首先,由于車主打算用本車代步上、下班,因此發(fā)動機的低、中轉速域出力反應要夠,再來100~200km/h加速目標10秒臺達成;同時由于Tuner店內備有Dynapack馬力機,本車也以原廠7500rpm斷油延后至8000rpm(F-Con設定)、增壓值設定恒壓1.2~1.3kg/cm2(最大1.5kg/cm2)拉出輪下最大馬力200hp為目標。     發(fā)動機制做方面Tuner首先將發(fā)動機缸體送至臺灣搪缸廠配合鍛造活塞尺寸進行加工(加大約25條),活塞則找上美國知名JE大廠訂做鍛造(含插Pin與Coating活塞環(huán)) ,連桿則因國外訂做廠商要求最少10套的基本量而被迫做罷,Tuner改向日本改裝界友人尋求支援,經(jīng)過原廠技術手冊資料比對,K3-VET渦輪發(fā)動機原廠連桿雖然外貌看似與K3-VE2一模一樣,但實際二者材質上卻有著差別,因此Tuner決定選用K3-VET原廠鉻鉬合金強化連桿,曲軸部分則使用原廠件進行平衡與熱處理加工(含波司W(wǎng)PC處理),以上各步驟便完成「腰下部」強化準備。     汽缸頭部分,Tuner首先花費一段工時進行進/排氣道的拋光加大,并向日本訂做16支全新進排氣門含強化彈簧組,原廠進/排氣凸輪軸則送交日本田中工業(yè)(JUN Auto)將原廠220度加大至262度,讓進/排氣門的揚程與開啟角度分別增加,好讓發(fā)動機進/排氣效益大幅提升。進氣歧管總成Tuner亦采用手工方式制作,節(jié)氣門流用GC8原廠64mm物品,歧管本體使用鋁合金材質制做,內部則擁有四顆獨立「喇叭口」進氣管路裝置,最后在歧管與喇叭口組的接合部分,Tuner亦使用便于日后維修保養(yǎng)的螺絲鎖合式設計,接合處表面另外再涂覆一層可耐高溫的墊片膠以確保完整密合度。     此外,考量到渦輪發(fā)動機室內的高溫環(huán)境,Tuner特別手工自制一具Carbon+FPR集氣箱(內藏HKS香菇頭),進氣管路則由車頭保桿護條位置導風進入,而本套件在F-Con V PRO電腦調校過程中可發(fā)現(xiàn),由于有效阻隔了發(fā)動機室周遭熱源,因此進氣溫度在試車過程中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效果相當理想。渦輪系統(tǒng)方面Tuner委請日本Dream Factory特制一顆IHI進氣端RHB5合體渦輪(進/排氣端Housing體積相當),排氣系統(tǒng)亦全段自制,其中頭段等長芭蕉采用42.7mm設計(含外接Wastegate段排氣管),之后從Fornt-pipe連接50mm中段(無觸媒段,外加二顆消音包)直到尾段60mm再改為雙出(含二顆消音包)設計,以確保發(fā)動機整段排氣回壓效益。動力硬體整備完成后,軟體方面則交由F Con- V PRO可程式電腦進行設定,由于HKS并未推出本車型專用線組,Tuner只好自行完成繁瑣相關配線,另外Tuner亦搭配使用功能便利的HKS A/F-Knock Amp空燃比計與F-Con電腦串聯(lián)進行信號回饋(Feet Back)燃調設定。傳動系統(tǒng)中的變速箱亦改用一顆全新的日規(guī)Storia原廠五速手動擋配置,離合器則選用D-Sport強化套裝組(ORC代工金屬制單片式),實際上路試駕似乎仍無法負荷200hp動力的瞬間輸出,Tuner近期將再依照ORC技術人員建議進行長時間磨合后再做觀察。     Tuner考量到小排氣量發(fā)動機高增壓設定的嚴苛負荷,且原車發(fā)動機室內空間過于狹窄,冷卻系統(tǒng)散熱很難獲得理想效益,在考量過代步用車冷卻系統(tǒng)不可廢除的前提下,決定進行冷氣系統(tǒng)后移的浩大工程,讓出車頭足夠 ??的空間給發(fā)動機加大水箱、機油冷卻器與中央冷卻器,使冷卻效益獲得實質提升。從前保桿護條直接導風進氣的FRP+Carbon集氣箱,可讓香菇頭與周遭熱源有效阻隔,這對于渦輪車的進氣溫度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在冷氣系統(tǒng)后移過程中,Tuner必須重新配置所有冷煤管路與接頭配件,同時選擇理想的冷排固定位置并搭配裝置一具貨車用散熱風扇,改裝完成后經(jīng)由測試冷房效果依舊讓人滿意,另一方面冷氣系統(tǒng)后移對于車身配重多少也有些許正面幫助。冷氣后移后車頭的Calsonic水箱擺放位置便可再向前(流用GC8風扇),一旁的Mocal機油冷卻器也因距離機油芯位置僅約40公分且背后擁有足夠的空間散熱,使得車輛在調校過程中以三檔4000~5000rpm在高速公路巡航,水溫約75度、油溫才50度,進入市區(qū)稍為惡劣駕駛的狀態(tài)下,水溫會升至80度,油溫也才不過70度,證明Tuner這般系統(tǒng)設計的確讓冷卻效益獲得了明顯提升。     配合動力200hp的輸出設定,Tuner在車身底盤強化上也做了多項改裝,首先胎圈升級前15寸/后16寸(為了對應加大碟)SSR Type C鍛造鋁圈,輪胎選用前S-03 195/50R15、后T1R 195/45R16跑胎配置。剎車系統(tǒng),車主特別從日本購入Project ?專為Copen車型所開發(fā)四活塞卡鉗+大碟組,后輪部分則將原廠鼓煞廢除,改用向Project 受注生產(chǎn)的對向雙活塞卡鉗組+大碟組,轉接座部分則因考量安全強度問題,Tuner采用航太7075鋁材切削后再進行硬陽處里制成,過程相當用心。另外后輪手剎車部分則使用類Rally賽車作法,采用獨立的油壺管路配置, 再來搭配Brembo制機車用卡鉗套件。 K3-VET原廠IHI RHF4渦輪本體目前已改為Tuner特別向日本Dream Factory訂制的RHB5(進氣端)混種渦輪。懸掛系統(tǒng)原先本車改裝有D-Sport C-Spec Hi-low Kit,但因考量乘坐路感過于競技風格,車主日前便再改用另一組Tanabe Sustec PRO S-0C套裝懸掛組,使行車路感更適合代步用。另外,舉凡像是D-Sport發(fā)動機室拉桿、Cusco下井字拉桿、Cusco六點式防滾籠與后懸掛搖臂點焊,均讓車體剛性再做了一番強化。從Tuner先前比對測量「雙出」尾管設計的施工以及完工后照片可看出,它是真正擁有雙消音包可有效降低排氣噪音與兼顧回壓的「正雙出」設計。底盤改裝完工試車后Tuner發(fā)現(xiàn),原廠采用前:麥花臣、后:拖曳臂式懸掛設計的Sirion,由于車身軸距設計偏短,再加上前懸掛結構設計幾乎呈現(xiàn)筆直的站立狀態(tài),這樣一來雖使得車輛轉向相當靈活,但同時也讓動力巨幅提升后的車輛出現(xiàn)了相當嚴重的扭力轉向,未來計劃經(jīng)由前懸掛上座切除移位,讓避震器呈現(xiàn)稍微后傾的作動狀態(tài),讓Castor角度往后并配合Camber角度做大,后懸部分亦計劃將原廠拖曳臂改為獨立型設計,好讓車輛直行安定性與過彎的操控整體表現(xiàn)更為理想。     此外試車過程中Tuner也發(fā)現(xiàn)本車原廠發(fā)動機室擋火墻「過軟」的問題,每當駕駛緊急剎車時剎車總泵便會整個位移,近期將額外制作一固定支架進行補強。同時胎圈尺碼方面亦計畫改用前16寸/后17寸配置,好讓四輪擁有更佳的抓地力性能。為了讓沒有現(xiàn)成線組可對應的F-Con V PRO可程式電腦順利上身,Tuner可是費了好長一段時間進行配線與相關調校工作。與金黃色V PRO電腦串聯(lián)的HKS A/F-Knock Amp空燃比計可因應行車過程中的水溫、轉速、發(fā)動機負荷、進氣溫…等數(shù)值變化隨時鎖定空燃比值,以利于Tuner進行更精準的供油、點火程式調校。由于仍有日常代步用車之需求,車主并未將內飾進行徹底輕量化的競技風改裝,而僅加裝像是中控Defi小三環(huán)儀表組、Defi排溫與增壓表、HKS EVC 、HKS A/F-Knock Amp、A'pexi Turbo Timer、Pivo??t水箱風扇控制器等電裝品。為了讓車頭水箱、Oilcooler與Intercooler獲得更為理想的撞風冷卻效益,同時又需考量車主的日常代步用車要求,Tuner只好大費周章的將冷氣系統(tǒng)移至車尾下方。     Tuner近日完成試車后發(fā)現(xiàn)這部發(fā)動機出力達200匹的Sirion小怪獸,由于原廠車身軸距設計頗短,再加上前懸掛結構設計過于直立,使得車輛轉向相當敏感,連帶使得扭力轉向情形更是嚴重,因此未來將再進行底盤懸掛結構改造的另一浩大工程。試車回程中筆者思考著,想要隨心所欲駕駛這樣一部出力達200匹的前驅小車其實并不容易,換算一下它的馬力重量比,幾乎可把它看成是一部500匹的硬皮鯊!難怪未來車主與Tuner也決定讓胎圈再做升級,讓輪胎抓地力獲得提升,甚至也考慮加裝一顆LSD,屆時恐怕駕駛技巧可能又會更難,干脆直接殺一組前幾年稱霸日本1300c.c.以下A組4WD越野賽的日規(guī)StoriaX4限量車款「四驅」底盤吧!光是一檔起步就可立即感受到本車200匹動力與不到9百公斤車身的理想馬力重量比,換檔后稍微輕點油門轉速立即迅速攀升,幾乎一點渦輪遲滯的現(xiàn)象也沒有,想必這應與幾乎加大快一倍的節(jié)氣門尺寸、短徑化喇叭口進氣歧管組、混種渦輪…等改裝配置息息相關。 | 
GMT+8, 2025-11-1 03:58 , Processed in 0.028202 second(s), 25 queries .